1. 101大樓將登陸招商
2. 陸資行情啟動 中古商辦悄漲5%
3. 對台重頭戲 海峽論壇週末登場
4. 義大城開發案 進駐廠商逾300家
5. 台肥規劃百億建案 年底推出
6. 陸資登台 最快6月可開放
7. 主計處:第一季核發建照面積減少43.6%
8. 陸資效應 商辦價格回溫
9. 陸資來 4月商辦身價漲4.9%
10. 供給大 北大特區新屋逾5000戶
1. 101大樓將登陸招商
2009-05-13 工商時報 【蔡惠芳/台北報導】
正在台灣參訪的中國大陸中鋼集團香港子公司確定進駐TAIPEI 101大樓,據悉將拿下第61樓、坪數約100坪,作為駐台辦事處。TAIPEI 101大樓公司鑑於兩岸可望開放陸資企業來台設立據點,最近將鎖定北京、上海的大型國營企業為目標,主動「登陸」招商引資。
TAIPEI 101大樓公司協理劉家豪昨(12)天表示,中國大陸中鋼集團香港子公司確實承租第61樓,正裝潢中;加上中國大陸的聯想集團、天獅集團,都已陸續進駐101,目前總共已有3家陸資企業,進駐101大樓。
劉家豪也透露,鑑於兩岸政策同步傾向開放大陸企業來台投資,在法令逐漸鬆綁之際,101公司正積極鎖定中國大陸的國營企業、大型企業為目標,以上海、北京為主,針對「High Zone」高樓層辦公室,大約從60樓到84樓的辦公室,主動到大陸招商引資,就看兩岸開放政策的速度和強度。
劉家豪表示,101公司已正式成立「招商部」,加強擴大對大陸招租、招商。
TAIPEI 101公司總經理林鴻明針對大陸企業招租的作業和方向曾表示,對於招租辦公室,只有3個條件,第一要合法,第二要好價錢,第三企業形象要好。
隨著中鋼集團子公司最近進駐101,又有不少大陸企業紛紛打電話、或親自來訪到101公司洽詢,承租高樓層辦公室的可能性,劉家豪說:「最近陸資企業洽詢,確實很多,就等法令開放。」
據悉,101大樓目前80樓以上的高樓層,尚未租出去的面積,大約4,000多坪,包括辦公室2,400多坪、摩天景觀餐廳1,700多坪,加起來總共4,000多坪,租金可望上看每坪每月4、5,000元以上。
除聯想集團、天獅集團、中鋼集團3家陸資企業進駐101外,據悉不少想在台北設立據點的大陸企業,都以101為首選,尤其北京萬通實業集團。據悉,萬通實業集團主席馮侖4月中旬曾專程訪台洽談合作對象,近期將再度訪台。
2. 陸資行情啟動 中古商辦悄漲5%
2009-05-13 工商時報 【蔡惠芳/台北報導】
政府可望於五月底公佈陸資來台投資管理辦法,開放陸資來台設立分公司、子公司或獨資、合夥;而5月初「第三次江陳會」針對陸資來台購買不動產,也達成放寬購買商用不動產的相關限制的共識。房地產業人士不諱言,依「香港經驗」,台北市中心的辦公大樓將率先受惠,而4月以來中古辦公室的成交行情,就悄悄止跌回漲,結束連續3季的跌勢,大有提前反應「陸資行情」的意味。
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,只要政策開放,估計中國大陸只要來300家企業在台灣設立據點,每1家只需求300坪辦公室,那麼至少將產生高達90,000坪的潛在需求,相當於台北市3年的需求,「試問,以後台北市辦公大樓會不會漲?可惜現在賣方已經開始惜售,台北市也沒貨可賣了。」
而檯面下,台北市辦公室行情最近其實已經悄悄啟動「陸資行情」。
永慶房屋商仲事業部協理黃增福表示,4月份的台北市辦公室成交量維持3月水準,但價格已從第1季的每坪36.4萬元,悄悄攀升到4月份的38.2萬元,漲幅達4.9%,顯示市場期待商用不動產的後市看好。
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,經濟部昨天也談到,政府第一階段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將包括汽車、紡織、批發業、零售業、觀光旅遊、海空運等服務業等99項。其實,台北市辦公室市場最近雖已提前反應陸資效應,但是真正對於辦公室需求量最大的行業,是大陸的金融業、保險業。而且未來政策開放程度,更牽動台北市未來租金行情的走勢。
黃增福也表示,長遠來看,金融鬆綁與產業開放,對商辦產品的前景確實會有正面的效果。值得注意的是,最近幾家陸資企業已進駐TAIPEI 101大樓,預料政策正式開放後,接下來台北市A級辦公商圈將優先受惠,AB級辦公大樓則可即早佈局。
3. 對台重頭戲 海峽論壇週末登場
2009-05-13 工商時報 【彭女韋琳/綜合報導】
中國國務院將在本週末(16、17日)在福州、廈門等地擴大舉行海峽論壇,預料將在推動海西經濟區建設的政策上,出台與台灣經貿交流相關的政策。除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、國台辦主任王毅等官員將與會外,也將邀請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擔任海峽論壇主持人,拉高論壇層級。
在國務院本月初通過「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」,將海西地區4省20市定為對台開放的先試先行區後,海西經濟區可能推出的政策,就成為各界極欲揭開的謎底。
除了呼之欲出的平潭島兩岸合作試驗區之外,相關學者認為,為了發揮台灣與福建經貿合作的優勢,並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,中國大陸政府還可能將部分政策制定的權力下放給福建,給與其更寬鬆的執行空間。
另外,在兩岸簽署了金融合作協議之後,福建省也最可能進行相關金融業開放試點工作,成為台灣金融業進軍大陸的重要跳板。
4. 義大城開發案 進駐廠商逾300家
2009-05-13 工商時報 【林憲祥/高雄報導】
位於高雄總投資金額超過500億元的「義大城開發案」,因周邊豪宅、飯店、購物城及遊樂廣場等大型投資案,都陸續完成,預計10月盛大開幕,屆時含進駐的相關廠商,估計超過300家。
為此,縣府與義聯集團將於7月共同舉辦一項大型現場徵才的就業博覽會活動,可望提供超過3,500個工作機會。
義大城開發計畫,位於高雄縣大社與大樹交界的觀音山風景區附近,是義聯集團2004年開始投資的全國唯一國際性綜合開發特區,全區面積約90公頃,單飯店、遊樂場及購物中心,投資額就高達213.62億,另後續將再投資132億元,興建398公尺高的亞洲最高景觀鐵塔。
義大城總體開發案,涵蓋飯店、購物、纜車、教育、藝術、住宅等綜合開發計畫。目前完成設施包括義守大學、義大國際中小學、幼稚園等教育事業,未來義大醫院也將進駐,加上義大皇家飯店、購物中心、遊樂場及戲院等設施,預計每年可為政府增加5至6億元稅收。
其中飯店、購物城、遊樂設施,預定10月份開幕,周邊相關廠商至少300家,亟需2,500名各類職缺,為此,縣府勞工局將於7月4日偕同義聯集團舉辦第一期「義大世界就業博覽會」現場徵才活動,並邀集其他相關產業再提供1,000名職缺,預估可創造3,500個就業機會。
5. 台肥規劃百億建案 年底推出
2009-05-13 工商時報 【龔俊榮/台北報導】
台肥(1722)在邁入百元俱樂部1天後,昨天隨著大盤的下跌而再度回到百元以內。
台肥所以受到外資青睞,主要是擁有龐大資產,今年台肥將全面啟動活絡土地資產計畫,除了正在銷售的甲子園建案有20多億元,預計年底還有兩大建案正在規劃,建地面積達3,500坪,總銷售金額近100億元,估計在明後年陸續入帳,可望挹注台肥的獲利。
台肥目前位於全省的土地有177萬平方米,折合有58萬坪,其中有一半是屬於建築用地,根據95年前以的公告土地現值計算約342億元,如果以目前的土地現值換算,至少要再翻一番,超過600億元。
台肥執行副總經理許繼文表示,除了仍繼續固守本業外,在活化土地資產方面,台肥正在尋找合作夥伴,包括建商或任何有興趣的業者,針對不同區段展開合作。
台肥近來已成為外資的最愛,持股比例不斷增加,目前超過55%,加上官股25%,在外流通的籌碼不多。
台肥去年9月金融風暴後,一度滑落到每股40.7元,昨天收盤價95.5元,大漲了1倍。
台肥指出,在台北南港擁有11公頃的建地,約有30,000萬多坪,去年底開始推案,預計2010至2011年完工,初步已銷售近五成,該案總銷售金額超過20多億元,這也是台肥邁向土地開發計畫的第一步。
台肥強調,今年底正在規劃另兩項土地開發案,其中一塊土地是R4,建地面積有1,000坪,與華固建設合作;另一塊土地是R5,是與劉建築師事務所合作,也是採取合建方式,建地面積則有2,500坪。
據了解,台肥新推出甲子園建案,每坪售價高達60萬元,隨著陸資未來有機會登台,預計年底或明年初推出的兩大建案,售價還會創新高,保守估計,總銷額金額可達70億元以上,可望大幅挹注台肥未來2至3年的獲利。
6. 陸資登台 最快6月可開放
【經濟日報╱綜合報導】 2009.05.13 03:30 am
經濟部長尹啟銘昨(12)日宣布,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及陸資開放項目,預定本月公告,最快6月就可開放陸資登台。
行政院昨天舉行陸資來台政策的協調會,會中確認陸資定義、開放進程、產業項目及配套措等,獲得上述結論。其中,陸資持股30%的企業即視為陸資。陸資開放來台,將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,並有利雙方產業整合彼此在製程、技術、通路及品牌等優勢,進軍世界市場,被視為馬英九政府重大的經濟政策之一。
在產業開放項目上,服務業總計開放23項,占我國WTO服務業承諾表113項中的21%,以批發與零售業為主,包括百貨公司、餐飲業及第二類電信等,但律師與會計師等涉及證照的服務業,則暫緩開放。
在製造業部分,經濟部同意開放65項,約占212項製造業的30%,大陸希望來台投資的金融、晶圓與TFT-LCD液晶面板顯示器,確定不在第一波開放項目;開放項目包括中草藥、汽機車及其零組件、紡織業、橡膠製品製造業,塑膠製品製造業、手機、音響、家電、電腦以及生技產業等。
公共建設部分,工程會與內政部協調後,決定開放11項,包括航空站及其設施、港埠及觀光遊憩等重大設施:並因營建業者強烈抗議,政府決定不開放大陸營建業承攬國內工程,只能以參股或來台設公司參與標案的方式參與國內公共建設。
官員說,營建業是很敏感的產業,曾發生國內22家營建業聯手反對大陸營建業來台事件,因大陸營建業的競爭力強,且公司規模大,一旦開放大陸營建業來台,國內營建業會受到很大的衝擊,因此內政部堅持不肯開放。
至於房地產,相關官員說,配合陸資來台投資,進一步開放法人來台購買商用不動產以及自用住宅,但必須要有投資的行為才能允許購買,雖然可以帶動台灣房地產投資,不過對房市的衝擊有限。
7. 主計處:第一季核發建照面積減少43.6%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何孟奎/即時報導】 2009.05.12 09:56 pm
行政院主計處12日表示,98年第一季核發建築使用執照總樓地板面積644萬平方公尺,較上年同季減23.7%。
依用途別分,以住宿類322萬平方公尺(占五成)最多,減33.9%,其次為工業、倉儲類143萬平方公尺,減5.8%,辦公、服務類74萬平方公尺,也減24.2%。
主計處指出,第一季核發建造執照總樓地板面積394萬平方公尺,減43.6%,其中住宿類減47.4%,工業、倉儲類也減少55.7%,休閒、文教類則增加53.5%。
8. 陸資效應 商辦價格回溫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游智文/台北報導】 2009.05.12 02:56 pm
在陸資來台辦公室需求可望大增的期待下,商仲業者調查顯示,商辦成交價已從今年第1季的平均單價36.4萬,4月份上漲到38.2萬,漲幅近5%,是去年第2季以來首次回漲。
不過調查顯示,目前成交量並未明顯放大,和前三個月差不多,仍在相對低點,跡象顯示,市場仍有一定觀望氣氛。
永慶商仲上午公布4月商辨調查,台北商辦成交價格在連續3季走跌之後,4月出現回彈,價格從36.4萬回升到38.2萬元,略低於去年520,不過是近9個月來的新高,也是去年下半年後的首次回漲。
永慶房屋商仲部協理黃增福表示,商辦市場從去年第二季開始走跌,經歷了連續三季的景氣大衰退,投資人其實十分鬱悶,最近經濟數據顯示國內景氣衰退放緩,加上兩岸關係進展迅速,因此價格立刻反應上來。
黃增福表示,在金融鬆綁、產業開放政策走向下,商辦產品確實是可期待的,主要是商辦租金的領頭羊是金融相關產業,這一產業對高價租金負擔能力強,往往能帶動租金穩定上漲;此外陸資入股台灣產業,規模擴大後,新增的人力也有助於填補目前主要都會區的空置辦公室。
至於各商圈對陸資效應的受惠程度,初期以A辦密集的的商圈為主,原因是A辦商圈大樓品質佳,較容易吸引陸資的目光,不過由於這類商圈產權大多集中在少數壽險業與公司法人手上,可供買賣交易的案件量體稀少,未來買賣交易應會流向AB辦較多的商圈。
雖然未來市場看好,但商仲業者也提醒,由於陸客來台觀光,去年7月正式開放,但一直到今年3月才有單日超過1500人的水準,期間歷經8個月醞釀,買賣商辦更為複雜,恐怕得需要更多時間才會出現效應,投資人應有更充裕的資金準備。
9. 陸資來 4月商辦身價漲4.9%
每坪達38.2萬 信義計劃區最搶手
2009年05月13日蘋果日報
【柯玥寧╱台北報導】據「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管理辦法」,首波擬開放100項產業,活絡台灣商辦市場。最新調查發現4月商辦成交價略有上揚,從第1季每坪36.4萬元,漲至38.2萬元,顯示台灣商用不動產後市看好。
後市可期
永慶房屋商仲事業部協理黃增福表示,去年第2季起商辦行情走跌、景氣大衰退,投資人鬱悶許久,最近股市大漲,加上對岸積極釋善意,4月商辦交易量雖持平,但價格從今年第1季平均單價36.4萬元,上漲到4月的38.2萬元,漲幅達4.9%。
這波陸資效應,初期反映在A級辦公商圈,全球第一高樓台北101所在的信義計劃區最看好,中國中鋼公司前天更宣布進駐台北101大樓,成為首家在台設辦事處的中國國營企業。
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郭國任分析,初期來台的陸資注重門面,多鎖定台北101大樓等A級商辦,但A級商辦大多只租不賣,未來後勤單位進駐後,會有大面積辦公需求,帶動AB級商辦行情。「目前台北市每年A級、AB級商辦空置率低於10%,以當初陸資進駐香港的1.8萬家公司半數計算,假設9000家陸資公司進駐台灣,北市A級、AB級商辦大樓一定滿租。」
永慶房仲集團總經理廖本勝分析,目前銀行定存利率0.7%,商辦租金年報酬率約3.5%,相較下很划算。最近有台商一次買進2單位A級商辦,預計1單位設為自有公司金融中心;另1單位,待2年後兩岸更開放,再轉賣陸客。
惟4月租金尚未止跌
瑞普國際物業總經理劉美華表示,4月要求帶看的客戶明顯增加,仍以信義計劃區、敦化南路及民生敦北3商圈指名度最高,但成交量未明顯放大,南港、內湖等非市中心廠辦持續冷清,顯示陸資效應仍需時間醞釀。此外,為求降低營運成本,台資客戶商辦面積需求續縮小,4月商辦租金尚未止跌。
黃增福認為,從開放「陸客來台」經驗來看,去年7月正式開放來,經8個月經營,直今年3月才有單日超過1500人次水準;想吸引陸資來台投資不動產,考量層面與規範更複雜,台灣商辦行情能否大幅上漲還須觀察。
10. 供給大 北大特區新屋逾5000戶
2009年05月13日蘋果日報
【柯玥寧╱台北報導】去年房市急凍,三峽北大特區房屋成交價與去年最高點相較下修約2成,今年3月買氣逐漸回穩,每周看屋人數增加2~3成。但北大特區房屋供給量至少5000戶,估計需3~5年才能消化完,未來房價上漲空間有限,地產專家預期,北大特區房價已進入盤整期。
根據21世紀不動產統計,年後房市回溫,位處台北縣三峽、樹林的北大特區房價止跌、交易量漸增,自3月份以來,看屋人潮增加2~3成。21世紀不動產三峽加盟店長江智文說,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,北大特區投資客消失,預售案乏人問津,建商暫緩推案計劃或改變銷售策略。目前預售屋行情,從去年最高點的每坪15~16萬元,至最近每坪11~13萬元,修正幅度約2成。
估3~5年才能消化
江智文分析,過去幾年北大特區累積大量成屋,目前北大特區成屋超過3000戶,加上即將釋出的2000戶預售屋,預估3~5年才能消化完,北大特區房價已進入盤整期。
中信房屋三峽大學加盟店經理詹智民說:「雖然供給量大的地區,房價不容易上漲,但三峽房價本來就不高,加上目前北大特區開發佔比約2/3,發展漸趨成熟,房價不容易下跌。」目前有3~4成看屋人來自北市,對北市客而言,三峽房價相當便宜。
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
2009/05/13 房地產新聞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